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一心为民就不会患得患失

    信息发布者:穆庄村网通
    2019-10-10 06:03:58   转载

       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人生旅途上,逐梦前行中,面对功名利禄的诱惑,面对进退去留的考验,广大党员干部应当牢记党的宗旨,增强纪律意识,秉持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反纪律的原则;清醒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干好工作、服务群众是党员干部的义务和职责。时刻保持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,就会“累并快乐着”,再怎么艰苦也是美的、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,就不会患得患失。
      现实中,极少数党员干部价值取向扭曲,患得患失,总想给自己多捞点什么,结果却常常得不偿失。比如,今天剖析的李某某,总觉得自己平日工作辛苦,为公事奉献了过多精力,就堂而皇之地为自己“弥补”“损失”找借口,为求补偿不惜违纪;比如今天通报的违纪党员干部,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儿“打太极”“和稀泥”,应付推挡,装聋作哑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严重……他们患一己私利之得失,谋私欲、贪私利,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背离了党性原则和初心使命。
      患得患失的根源在于党性弱化、信仰缺失,漠视纪律规矩,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的利益之上。眼里总看到自己所缺少的,总觉得生活对不起自己,这是一种病态的思维方式。党员干部为党和人民工作不是“等价交换”,不能斤斤计较职务、报酬、待遇。总认为自己“吃了亏”,总觉得别人得到的多,欲望永远都得不到满足。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、举得太高,心态就会失衡,轨道就会偏离,直至丧失理智、不择手段,在违纪违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      “一心可以兴邦,一心可以丧邦,只在公私之间尔”。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规定党员要“克己奉公”,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,核心就是要求党员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。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列出的六类“负面清单”,每一条都标示出公与私的分界线。如果干工作办事情多一些公心,多为群众着想,从大局出发,那么患得患失的念头就会收敛,拈轻怕重的惰性就会克服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的作祟空间就会压缩。设身处地围绕群众的“小目标”“小愿望”,把群众的“小事”当成自己的“大事”来解决、来办理,这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      一心为民就不会患得患失,不忘初心才能勇往直前。做到了心底无私、一心为民,面对利益诱惑时就能心存定力,身处纷繁复杂之境就不会迷失自我,从而以情为民所系、利为民所谋的实际行动履职尽责、服务人民。
      来源于聊城日报、聊城晚报、聊城新闻网的原创作品,转载请注明出处和原创作者。此内容由人民资讯提供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